調光玻璃定制廠家講解差點失傳的傳統玻璃工藝。
在中國玻璃制造至少也有2000多年的歷史。中國Z早有關玻璃的記載始見于《尚書·禹貢》,書中稱冶炬青銅時所形成類似于玉的玻璃副產品被稱為“繆琳”。玻璃一詞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印度佛經的漢譯而出現。約在公元前1000年中國制造出無色玻璃,又稱作琉璃。在公元前3——4世紀我國已有琉璃珠的發明,聞名于世的出土文物金縷玉衣的頭部兩側,各放置一尊湖綠色的曲水流觴耳杯,這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的Z早的玻璃古琉璃制品。多年前春秋時代著名的越王劍上就鑲嵌有玻璃裝飾。在我國,玻璃Z初是由陶瓷生產演變而來!陶瓷表面的釉層就是一種易熔煉的玻璃,后來發明了用釉做成裝飾品由于當時技術條件的限制,玻璃熔煉的溫度不高,且含較多金屬雜質,所以早期的玻璃都是有顏色的,并不透明。王充在《論衡》中記載了我國在東漢時期能制造一種較厚的透明玻璃叫“陽燧”可在日光下聚光取火,這表明東漢時我國已開始用玻璃透鏡。